第三届中国仲裁公信力评估全球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淄博仲裁委员会荣获“高质量发展奖” | |||
|
|||
|
|||
2023年12月2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制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仲裁公信力评估全球发布会暨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论坛在北京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副主任马正平,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张梅等国家机关代表莅临发布会。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理事长黄进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前主任贾东明,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石海,法制日报社编委、法治网总裁万学忠以及专家委员会成员出席发布会。全国多家仲裁机构领导、律师与企业代表、高校科研人员以及媒体代表参会。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主持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致辞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理事长黄进致辞 会议发布了“全国十佳仲裁机构”“涉外服务十佳仲裁机构”“高质量发展奖”“改革创新奖”四大类奖项。淄博仲裁委员会首次荣获“高质量发展奖”。获得“高质量发展奖”的仲裁机构还有济南仲裁委、合肥仲裁委、石家庄仲裁委、哈尔滨仲裁委、南京仲裁委。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北京仲裁委、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深圳国际仲裁院、上海仲裁委、广州仲裁委、青岛仲裁委、海南国际仲裁院、重庆仲裁委、武汉仲裁委获得“全国十佳仲裁机构奖”。 “仲裁公信力评估项目”是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首创、全国唯一开展的仲裁公信力评价品牌科研项目,旨在衡量中国仲裁公信力建设水平,评估以仲裁机构为主导的仲裁服务整体状况,反映市场主体对仲裁的信任和信心,记录仲裁事业发展真实轨迹,为提高仲裁公信力、规范促进仲裁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和参考。评估主要采用量化评估方法,通过问卷发放、实地调研、电话调研、公开信息查询、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部门统计的仲裁机构处理案件情况和全国法院办理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情况分析等手段,以仲裁公信力评估体系为依据,以专家委员会对评估指标赋予的权重为标准,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严谨、专业规范、注重实效和社会效果优先的原则,运用规范的统计学方法,将获取的事实进行量化处理,并以量化指数呈现公信力的实现程度,客观地记录和评价仲裁公信力建设状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副主任马正平致辞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张梅致辞 仲裁公信力评估每三年进行一次。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评估于2020年开始启动,在前两届公信力评估的基础上,立足中国仲裁事业的新发展、新局面,重点结合《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根据中国仲裁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继续演进优化评估方法,并于2023年7-8月遴选300多名调研员分赴全国70多座城市,对70余家仲裁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走访了千余家律师事务所、企业等仲裁用户,取得了13954份调研问卷、访谈记录等进行量化分析,形成了“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评估报告”,受到了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国家机关高度认可和国内外法律业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淄博仲裁委能够获得本届高质量发展奖项,是多年来立足淄博、守正创新、科学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淄博仲裁委在加强基础专业服务能力、深化涉外仲裁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仲裁办案质效、加强诉裁对接机制建设、推进智慧仲裁发展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有力成效,以其人性化、规范化的优质仲裁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法律机构和市场主体的支持认可。2023年,淄博仲裁委案件标的额首次突破40亿元,案件标的额、上缴非税收入等创造1995年建委以来同期历史新高。获得这一荣誉,既是对既往成果成效的肯定,又是对下一步事业发展的鞭策。下一步,淄博仲裁委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加力推进五大能力建设,加大基础服务能力建设,深化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加快提升智慧仲裁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仲裁职能优势,全力服务淄博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市加快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不断贡献新的力量!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